左腦先生:

猜猜看,下圖A、B、C、D四種親密關係,哪一個關係最健康?哪一個關係最不健康?

Bowen 77  

 翻拍自(Kerr & Bowen, 1988, p.77

 

 

 

答案是:

A關係最不健康,D關係最健康

(Bowen, 1978; Kerr  Bowen, 1988

 

 

家族治療大師Bowen從生物觀點和實務經驗為基礎「自我分化」 的概念,說明好的親密關係是怎麼樣子?所謂的「自我分化」指的就是在兩方面維持平衡的能力(Bowen, 1978; Kerr  Bowen, 1988; Skowron & Friendlander, 1998)。

首先「自我分化」是平衡內在情緒」 想法的能力,分化好的人面對外在互動時,可以體會到自己的感覺(例如:生氣、難過、忌妒等),同時有能力安撫自己的情緒,可以好好的思考目前的情況,不會被情緒牽著走。相對地,分化不好的人往往容易流於情緒化,單純依據自己的感覺行事,不考慮行為的後果。

其次,「自我分化」也代表個人與他人互動時能平衡連結」 與「自主分化好的人,不會為了要跟對方維持關係而放棄自己的想法與立場,他是能好好的堅持自己的立場,並且能依據有沒有道理而選擇要不要接受他人的觀點。 相反地,分化不好的人,就會很容易放棄自己的立場,一心想要討好對方,得到對方的肯定。或者是,他根本放棄這段關係,逃避與他人維繫關係。

依據Bowen的觀點,自我分化不好的人,為了想要與對方維繫關係並且獲得他人的肯定,他們傾向不願意(或不感)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然而,儘管他們選擇不表達想法,但是他們的情緒很容易被激起,則容易又不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往往造成衝突。如下圖所示,分化不佳的人,越與對方親近,越容易感受到負向情緒(見左上方塊與圓形重疊處,以*****呈現),與對方就有越大的衝突(見右上波浪線)。

Bowen 83  

翻拍自Kerr & Bowen, 1988, p.83

後續研究不斷提出實徵研究結果支持Bowen的觀點,整體而言,個人自我分化越好,他們在親密關係中越不會欺瞞伴侶(Blair, Nelson, & Coleman, 2001),並且他們在面對親密關係衝突時較願意跟伴侶一同討論怎麼解決問題(即妥協行為)而較不會謾罵、嘲諷伴侶(即攻擊行為)(Baum & Shnit, 2003),此外也越不會有分離焦慮(Peleg & Yitzhak, 2010),他們整體的關係滿意度越好(Peleg, 2008; Skowron & Friedlander, 1998)

 除此之外,Bowen更認為個人會選擇跟自己分化程度相似的人作為伴侶,並組成家庭(Bowen, 1978; Kerr  Bowen, 1988。意思就是,你自己分化不好的話,容易會吸引到跟你相似的人。

 綜合上述的理論與研究可知,若還沒有發展出好的自我分化,就一味投入親密關係中,反而容易吸引跟你情況相似的伴侶,更不容易經營好一段親密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常會抱怨「哎呀,我怎麼瞎了眼,跟這類型的人交往」,起因於可能你自己的分化程度也不好。所以,好好地檢視自己的分化程度,才會讓自己有機會跳出去這愛情迷障。

 

  辨識你的自我分化程度

Skowron與Friendlander(1998)提出四個指標來評估自我分化,分別是「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與他人融合」與我立場」。可以從這四個指標來思考自己的情況,由於授權問題無法完整呈現該量表題目,僅列出代表的試題,欲了解完整量表請查詢Skowron與Friendlander在1998年發表的文章

「情緒化反應」:代表面對外在的刺激時情緒化的程度,例題為「別人曾批評我太情緒化」、當我的配偶/伴侶批評我,我會困擾好幾天」 。

「情緒截斷」反映在與他人相處時,對親密與情緒感到不自在,傾向退縮、表達冷漠與疏離的程度,例題為「當別人與我太親近時,我傾向與他/她保持距離」、當別人與我太親近時,我常感到不自在」 。

「與他人融合」:係指在壓力下,個人專注他人、接受他人期待和需求的程度,例題有「我想達到父母對我的期望」、我與配偶/伴侶爭執後有時會感到不舒服」。 

「我立場」:為在面對壓力時,你能堅持自己的立場的程度,例題為「即使面對壓力,我也能保持相當的鎮定」、我通常不會為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的行為」 。

延伸四個因素與題目,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常常受到負向情緒的影響,一旦負向情緒浮起,就很容易失去理智,像隻失控的野獸,到處發洩與抱怨呢(即情緒化反應)?或是,相反地,一旦感覺到自己的負向情緒或是嗅到了對方的負向情緒,就急忙地轉移話題、顧左右而言他,表現出不在意的樣子,不願意討論衝突或內在感受呢(即情緒截斷)?此外,自己會不會很渴望能滿足重要他人的期待?自己的決定非得要跟對方討論,如果沒有得到他(們)的同意,就無法自己決定。一旦自己沒有達到他們的期待,就會對自己有負向的評價呢(與他人融合)?最後,不同於上面三種情況,自己是否總是能肯定自己的想法。無論他人是否支持,仍會堅持自己的主見呢?

「情緒化反應」、情緒截斷」「與他人融合」的情況越少,以及我立場」情況越多,可能反映你的自我分化越如果初步檢視的結果是相反的,可能反映你與他人相處時常會感到困擾與壓力。覺察後,可運用不同自助方式協助自己平衡內在情緒與理智,以及外在的連結與自主,例如:正念、自由書寫、透過繪畫,或者經由專業助人者的協助,都是很好的方法。

 

 

【若引至學術文章,請遵守apa引自原則】 

 部落格apa引用pp3637  

截圖取自林天祐(2010),APA格式第六版,pp.36-37。

 

參考文獻

Blair, T. M., Nelson, E. S., & Coleman, P. K.(2001). Deception, power, and self-differenti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   27, 57-71. 

Bowen, M.(1978).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NY: Jason Aronson.

Baum, N., & Shnit, D.(2003). Divorced parents’ conflict management styles. Journal of Divorce & Remarriage, 39(3-4), 37-58. doi:10.1300/J087v39n03_02

Kerr, M. E., Bowen, M.1988. Family Evaluation. New YorkW. W. Norton.

Peleg, O. (2008). The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Married People Over the Course of Life?The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36(5), 388-401. doi: 10.1080/01926180701804634

Peleg, O., & Yitzhak, M.(2010).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nd separation anxiety: Is there a similarity between spouse. Contemparay Family Therapy, 33, 25-36. 

Skowron, E. A., & Friendlander, M. L.(1998).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5(3), 235-25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Bowen 自我分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理師的神奇商店 的頭像
    心理師的神奇商店

    心理師的神奇商店

    心理師的神奇商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